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市委书记杨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隆阳区委书记段忠华,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范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赵南方,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玉奇等出席会议
法治工作与每个人密切相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把准政治方向,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个根本原则,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提升立法质效,切实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保山8月8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召开第四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精神,强调全市上下要树牢法治意识,努力增强法治能力、提升法治水平,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保山。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组成人员赵碧原、刘云娥、杨绍虎、林松、范喜、李永伦、赵南方、杨国俊、杨玉奇等领导出席会议。
会议强调,在法治轨道上加快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抓好示范创建,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保山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和分工方案明确的工作责任,稳步推进重点任务落实,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要驰而不息开展法治宣传,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保山。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保山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让这10年成为全市综合实力提升最大、转型发展进步最快、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
坚持治国必治边的战略思想,不断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各族群众富起来,让乡村美起来,让国旗、党旗飘扬在边境一线,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10年间,保山坚持解放思想,抢抓发展机遇,持续开展市情大调研、发展大讨论、作风大整顿,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向开放要潜力,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省发展战略,不断释放发展新动能。全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将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产业培育上,围绕补齐发展短板、延伸产业链条,谋划实施了一系列有市场前景、有规模体量、有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项目,促进结构优化与动能转换,力争在产业强省建设中走在全省前列,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1年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165.5亿元,是2012年的2.9倍。
发布会上,保山市主要领导就媒体记者关于保山基层党建工作、理论武装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及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提问,一一作出答复。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54.2亿元,是2012年的3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为云南发展指路引航。坚持用心用情用力抓民生、强保障,让发展成果更加惠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保山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感恩奋进,实干苦干,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不断开创保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特别是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保山腾冲,使保山干部群众倍感温暖、备受鼓舞、倍增干劲。全市A级旅游景区从2013年的13个增加至79个,居全省第一。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修复净化政治生态,推动党的建设质量整体提升。坚持把绿水青山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底色,坚决守护好保山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良田沃土,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向绿色转型,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2021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281.6亿元,是2012年的2.5倍,人均粮食产量从2005年起一直居于全省前三位。2021年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165.5亿元,是2012年的2.9倍。
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54.2亿元,是2012年的3倍。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旅游业总收入从2012年的51.15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338.5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3.8倍和6.6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为云南发展指路引航。接待海内外游客从2012年的805.39万人次增长至2021年的3041.1万人次。坚持治国必治边的战略思想,不断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各族群众富起来,让乡村美起来,让国旗、党旗飘扬在边境一线,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发布会上,保山市主要领导就媒体记者关于保山基层党建工作、理论武装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及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提问,一一作出答复。全市A级旅游景区从2013年的13个增加至79个,居全省第一。
7月13日,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保山专场发布会在昆明市云南海埂会堂举行。坚持用心用情用力抓民生、强保障,让发展成果更加惠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10年间,保山坚持解放思想,抢抓发展机遇,持续开展市情大调研、发展大讨论、作风大整顿,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向开放要潜力,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省发展战略,不断释放发展新动能。全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将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产业培育上,围绕补齐发展短板、延伸产业链条,谋划实施了一系列有市场前景、有规模体量、有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项目,促进结构优化与动能转换,力争在产业强省建设中走在全省前列,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特别是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保山腾冲,使保山干部群众倍感温暖、备受鼓舞、倍增干劲。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保山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让这10年成为全市综合实力提升最大、转型发展进步最快、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
坚持把绿水青山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底色,坚决守护好保山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良田沃土,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向绿色转型,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修复净化政治生态,推动党的建设质量整体提升。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保山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感恩奋进,实干苦干,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不断开创保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实施四个一批项目,大力开发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反映各领域理论和实践创新,适应保山干部履职要求和学习需求的教材、课程、案例、故事和现场教学点。
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写进《保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市委领导经常听取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存在问题,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加大对外交流合作办学力度。
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积极选派干部参加上级调训,主动承办市委重点班次,分期分批对党政领导干部、事业领导人员、企业领导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开展专题培训,切实增强针对性,确保全覆盖。注重运用正反典型强化党性教育。
市委党校、杨善洲干部学院与保山学院签订协议,在教学、科研、师资、基地建设等方面形成资源共享。认真落实县级党校(行政学校)分类建设计划,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县级党校(行政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组织管理、教学质量等进行全方位的提升,逐步完成县级党校(行政学校)规范化建设,不断满足干部教育培训需求。
把脱贫攻坚作为练兵场、实训基地,培训脱贫攻坚干部72079人次。采用集中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强化年轻干部培训,市级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选调生培训班、年轻干部理想信念宗旨教育专题培训班等培训班20多期次,培训优秀年轻干部1000多人,市委组织部累计选派159名年轻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省直单位、经济发达地区和市驻外机构挂职锻炼,选派256名年轻干部开展市县双向挂职,选派23名干部开展双向交流任职。结合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程,市级2019年举办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2期,2020年举办少数民族、妇女、党外青年干部培训班1期。近年来,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各类专题培训班824期次,培训干部13.7万多人次。
聚焦专业能力建设,持续推动干部业务素质提升。及时配齐配强各级党校、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领导班子,通过集中培训、跟班学习、实践锻炼等方式,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者素质和能力,通过用政策引送出去学请进来教坐下来练等方式,全面提升师资水平。
对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要求,研究下发《20182022年保山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定期召开市委常委会、市委干教委成员单位会议、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注重完善制度设计落实党性教育。
聚焦履职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各类干部行政决策能力。针对干部的知识空白、经验盲区和能力弱项,与上海市闵行区、中直机关党校、国内知名高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合作,每年举办不少于10期次的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班,开创性地与云南民族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培养紧缺专业干部。
评论留言